2019年火热的7月,正如我煎熬的心情,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,听着前辈不停介绍的工作内容,我感觉到一阵晕眩。由于工作岗位的调动,我离开执行实施团队加入到执行指挥中心的大家庭。“渡过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阶段,咱们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工作机制,现在的工作比前两年容易多了……”不等前辈说完,我已经感到身处一幅巨大的表盘,而我仿佛是表盘上的指针,一只大手正在为我上满发条。曾经只对个案负责,想方设法让被执行人履行义务,现在却要面对全院的各种执行指标和数据,我感到压力倍增。
刚接触指挥中心工作,前辈们一遍又一遍地给我讲解如何从系统中导出需要的数据,接着给我列出一条长长的工作清单,上面清楚地写着当天、月末、季末固定要整理报送的报表。仅是简单的数据汇总分析就让我头疼,在浏览了不计其数的Excel教程网站,参考了无数Excel实例后,我才逐步掌握这些技能。而我面对的还有质效分析、执行管理、卷宗归档、案件监控、异常处理……“执行流程系统”、“执行指挥平台”、“审判流程系统”是我操作最多的系统,手机钉钉、微信以及内网CoCall必须保持时刻畅通。一个月后,我的办公桌上就堆满了各种向领导报送的表单,“结案统计表”、“全市法院排名表”、“超长期未结案清单”、“涉民生案件统计表”……眼花缭乱的同时,也让我有了小小的成就感。
为了能够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,我又在业余时间自学了Python、PowerBI等专业软件。而这些工具,在指挥中心的工作中确实帮了我很大的忙,但却远远不够。
执行指挥中心肩负维持全局执行工作顺利推进的重任,不管是上传下达,居中协调,还是信息处理,任务分配,都要面面俱到。指挥中心不但要对执行案件流程熟稔于心,还要对各种指标要求如数家珍。
今年3月份,省院下发了《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执行案件卷宗归档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月底前卷宗归档率达到100%,这需要大量的核对工作,而我却在忙乱中疏忽了最基础的统计区间,眼看临近月底,档案室工作人员必须和我一起放弃周末休息,确保每个案件卷宗完整。在指挥中心工作,任何细微的疏忽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,甚至影响到整个执行部门的质效,我也不断要求自己做到“一丝不苟,精益求精”。
在执行指挥中心,我们需要了解所有的执行质效指标,明白各个指标的含义与计算方法,还要能够敏锐地感知执行工作的实时状态,对于落后或异常的指标要及时上报,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。执行规范化水平的大幅提升与执行指挥中心的高效运转是分不开的。
执行指挥中心工作是看不见的执行舞台幕后,它常见于夜晚不灭的灯光、周末匆忙的身影。甘于平凡,默默无闻,始终坚守,奋力前行,让青春在追梦中成长,让担当在坚守中闪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