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“枫桥式”法庭创建

【枫桥式法庭创建】法官相助讨薪,农民工不再忧“酬”

发布时间:2022-09-05 17:58:01



    讨要工资数月,毫无结果。被欠薪的农民工一纸诉状将无良工头告上法庭,另农民工欣喜的是,30天就拿到了胜诉判决书。

    2022年8月,雁鸣湖人民法庭受理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。原告黄某在被告负责的工地辛苦劳作数月后,迟迟未见工资到手,被告只是向黄某出具了一张工资欠条。黄某经历了电话讨薪、工地讨薪、上门讨薪无果后,无奈之下,将被告诉至法院,要求被告支付近3万元的薪酬。

    案件被分到了雁鸣湖人民法庭。黄某向法官说明工资欠条原件不慎丢失,自己手里现在只有复印件。雁鸣湖人民法庭庭长付晓东了解到黄某的情况后,深感黄某饱受的辛酸。多次电话联系被告沟通协商,然而,被告却玩起了“躲猫猫”,不是说电话信号不好,就是人在外地出差,甚至索性联系不上。

    付晓东结合互联网优势,查到了被告新的联系方式,通过电话、微信等多种方式向被告核实了工资欠条情况,被告均明确表示工资欠条确实是其亲笔出具,但由于种种原因无力支付。经过一番调解无望后,法庭依法作出公正判决,维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。

    黄某朴实的外表、粗糙的双手无不在诉说着这位农民工的辛苦。“感谢法官,辛苦那么多天的血汗钱终于有了着落!”在拿到判决后,黄某不断地向付晓东道谢,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

    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,中牟法院一直在行动!对于欠薪类民生案件,开辟讨薪“绿色通道”,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,增强他们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    法官提醒:

    在务工过程中一定要有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,注意收集证据,最好定期结算、及时结算,平时记录工作量的本子要让老板签字。如果没有结算或老板确认的做工记录,也可通过录音、录像、微信、短信等途径与老板对账或核对工作量,保留有效证据材料,以便通过法律途径维权。

责任编辑:xj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